法华经讲记14:菩萨道就是在不断的让步当中增加你的功德力
法华经讲记:14
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讲记
上净下界法师(2017.9.27开讲)
妙法莲华经讲记 14
【257】你一天到晚心里面到处流动,这辈子就没有智慧可言了!
癸五、问禅
这一科是说明他土六瑞,就是佛陀从白毫光里面所现出的这些佛菩萨,以及佛陀对菩萨的教化。就是说,一个方等、般若的菩萨,在没有成就《法华经》的一心三观之前,他是怎么样行菩萨道的?他是先成就功德庄严,然后再把它回向佛道。这个功德庄严有六种。我们来看第五种的功德庄严,叫做禅定。禅定的目的就是收摄身心。那么,菩萨是怎么收摄身心的?
又见离欲 常处空闲
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
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
以千万偈 赞诸法王
首先我们讲到菩萨通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,这个菩萨他是有一点水平了,福德、禅定、个性也调得差不多了。那么为什么要收摄身心呢?宗喀巴大师讲一个譬喻,说我们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,这个房间的墙壁有很多的图样。你要看清楚图样,必须有蜡烛的光明。这个蜡烛的光明就是智慧,透过智慧才能看到诸法实相,否则你就是颠倒妄想。一个人心中没有光明,那就是妄想。但是这个光明要能够看得到图样,它有个条件:你必须有一个屏风,把这些干扰的风挡住。就是说,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稳定性的光明,而不是闪烁的光明。什么叫稳定性的光明呢?就是你的心要有一定的禅定、寂静的力量,你才能够修智慧。你一天到晚心里面到处流动,这辈子就没有智慧可言了。所以这个禅定是智慧的基础。
【258】菩萨怎么修禅定?
“又见离欲”,说这个菩萨远离心中的五欲,也是要“常处空闲”。修习禅定,初学者要闲居静处,不能在嘈杂的地方;而且要“息诸缘务”,不能有太多事情。那么干什么呢?“深修禅定”,通过一种专注相续的力量来成就禅定。这个禅定指的是四禅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禅定以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呢?成就五通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跟神足通。这个是世间禅定。如果这个禅定再加上我空的智慧,那就变成灭尽定。就是这五通当中多一通,叫漏尽通,那就是出世间的禅定。所以这段经文,古德判的是,它包括世间禅定,也包括了出世间的禅定。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,这个禅定是怎么回事呢?“又见菩萨,安禅合掌。”注意,这个禅定没有说“又见离欲”,也没有说“常处空闲”,它直接讲“安禅合掌”,所以这个禅定是智慧的观照产生的一种寂静。这种智慧的观照就是空性的智慧。它观一切法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”,它空掉心中的妄想执取。在一种无住的情况之下生起内心的妙用,以千万种偈颂来赞叹佛陀的功德,来随喜佛陀的功德。所以它这个地方是在“应无所住”的情况“而生其心”。
【259】收摄身心有哪两个方法?
就是说,身心的收摄,经文里面有两个方法:一个叫做走禅定的路线,这个叫做心一境性。内心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,叫心一境性。它必须要息诸缘务,闲居空处,然后专一、相续而创造寂静。这是第一个,从禅定的方式来收摄身心。第二个是从智慧的方式。观一切法空的时候,把内心的相状远离了、清净了,然后再修智慧。一般来说,一个菩萨修这个收摄身心,这两个都是交互作用,都很重要,一方面要通过专注,一方面通过空观。比方说念佛。你念佛当然必须通过专注。你如果佛号有时候念得很顺,心中没有什么太多妄想,就过去了,就只管念佛。但是有时候,你念佛时就是有一个固定的妄想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干扰你,这个妄想过不去。这个时候,你就要有一些空观来做一些辅助了,来观察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妄想。就是你必须跟妄想先松脱,观察空性的智慧,把你的心跟妄想松脱。你不修空观,你跟妄想就纠缠不清。纠缠不清,你用佛号压它,没有用的。所以一般来说,专注的禅定跟空性的智慧是交互作用。
【260】临命终时,为什么不能用禅定的方式来收摄身心?
但是有一个地方例外,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例外。临命终的时候,你不能用禅定的方式来收摄身心,没办法了。因为临命终你不可能息诸缘务,也不可能闲居静处,你不可能创造一个安稳的环境。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临命终都是在一种躁动的环境。所以,你没有习惯用空观,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出现很多的妄想。你这一生的经历,从小到大,所有经历的事情一一出现,这些经历你要注意,那是你自己亲身走过的经历,你一定会百感交集,因为是你自己走过的。你看到别人可能还没有感觉,但对你自己从小走过的境,你一定会触景生情。如果你没有空观的智慧,那你就“仁者心动”,你的心就躁动不安了,这个佛号就念不起来了。
所以,临命终的时候,空性智慧的寂静就很重要了。就是说,它速度快,它能够用很快的时间让你跟妄想松脱。那禅定是通过专注、相续,它是调伏妄想,就是“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。当然这个也很重要,这是平常的功夫。但是临终的时候,你重点已经不是调伏它了,而是叫做“心常觉照,不随妄转”。觉照什么呢?就是觉照空性。你的心跟空性一相应,妄想就脱落了。所以,这两个收摄身心,你都要学。一个是平常对佛号的专注相续,一个是临命终的时候用得到。你的一句佛号现前的时候,你的空性的智慧也要现前,来保护你的佛号,来扫除一切的障碍。这个就是由空性智慧创造的寂静。当然这两个都是为后面的智慧做一个基础。
【261】菩萨的智慧是怎么修的?
癸六、问慧
前面的禅定是收摄身心,这个智慧就是正确的观察。
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
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
又见佛子 定慧具足
以无量喻 为众讲法
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
破魔兵众 而击法鼓
这个“智慧”分成两段:一个是自利的智慧,一个是化他的智慧。我们看自利。菩萨自己是怎么样去学习智慧呢?这个菩萨“智深志固”,智深就是智慧了。他有空正见,还有菩提心。这两个基础之下,他做了两件事:第一个,“能问诸佛”,他能够请佛说法,好乐听闻佛法;第二个,“闻悉受持”,他听闻佛法,能够信解受持。这是第一个,是他自己自受用,能够听闻,然后受持。我们看化他的智慧。“又见佛子,定慧具足。”这个佛子,他本身寂静的力量、观照的力量已经有一点水平了,他开始为众生说法。怎么说呢?用无量的譬喻来演说佛法。佛教的道理有的很深妙,因为它本来很多就是超越因缘所生法的。那么怎么办呢?你必须要用一种浅显的事相来比况深妙的道理。
比方说,真如本性。你的真如本性跟我们五蕴身心有什么样的关系?你说,非一非异。那也没有人听得懂。是吧?你就说,真如本性是个大海,我们的生命就是大海上面的小水泡。你说它相同,也可以,因为水泡是浮在大海的水泡。你说它是一个东西,也对。你说它是两个东西,也对,因为水泡会破,是生灭的因缘。你今生的生命可是暂时的,但是大海还是大海。所以我们就知道:哦,我们今生的小生命叫做个体生命,真如本性是一个广大的整体生命。我们作为一个小水泡的目的,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小水泡回归大海。我们通过这种浅显的譬喻,就可以把很多深妙的道理讲清楚。所以这个菩萨的善巧,要善说譬喻。这第一个,就是弘宣正法。第二个,就是破除邪见。菩萨好乐说法,能够为了化导诸菩萨,“破魔兵众,而击法鼓”,破除邪知邪见,建立正确的法幢。这是破邪显正。
【262】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,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?
菩萨的智慧很重要。其实六度,前面五度的功德只是个基础,菩萨进步快慢就完全看智慧了。你看有些人,他本来烦恼很重,业障也很重,但一学佛以后,不得了!三年之内刮目相看,换了一个人。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,你看他没什么改变。除了一点信心在支持他以外,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。关键在哪里?就是你喜不喜欢听经,就在这里。你闭着眼睛,你不会进步的。所以,你今天如果对生命没有看透——我经常讲,生命没有看透,你不可能放下,不可能!这个放下是跟智慧有关系的。不是说你要放下就放下,不是这样子的。不是说,欸,我放不下,我去拜一千拜佛,我就放下,不是这样子的。你一天拜一千拜,你还是不会放下的。这跟事修没有关系。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,只有一种情况,就是:到底什么是娑婆世界?它的真相如何?你看到真相,你自己会放下。这个东西不能勉强。
【263】为什么要把听经纳入你的功课里面?
既然智慧影响到我们一个人的进步,破除烦恼、消除生死业力、临终的正念,都跟智慧有关系,那怎么样成就智慧呢?佛陀提出两点:首先,从自利的角度:第一个,好乐听法。诸位!你真的要把听经纳入你的功课里面,真的。你每天做功课,千万不要拜拜佛、念念佛——好,今天功课做完了!你智慧都没有在进步,你就永远停留在凡夫的知见。你什么事情还是用你的凡夫知见来看这些,你怎么进步呢?你人生就在颠倒妄想中多一个资粮。所以,第一件事情,好乐听闻佛法。第二个,要如理思惟。你要把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种观照,这就靠思惟。佛陀为什么讲这些道理?讲这些道理,如果把它套在我们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?先把道理搞清楚,然后把这个道理放到我们五蕴身心来,它操作起来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。这个就是要靠思惟。听佛法就像牛去吃草,思惟就像牛的咀嚼。你看牛,没事就跑到树下去,嘴巴动来动去,就是在咀嚼,把这个草转成营养才有办法消化。所以,闻、思,这是第一个。
【264】为人说法,显正比破邪重要,但在什么情况下要以破邪为主?
第二个,从利他的角度,你为人说法,两件事情:破邪、显正。当然,这是要善巧。但我个人是觉得这样(我自己的经验),你不能把重点放在破邪。你把道理讲清楚了,让他自己判断。因为其实破邪没什么用。宗教的东西,信者恒信,不信者恒不信。你试试看。你跟你的同参道友辩论,你觉得哪一次有结果?有没有结果?没有结果。他相信就相信了。所以,破邪只能当兼带,否则就引起教内的很多的诤讼,而且也达不到效果。所以我个人是觉得,以显正来破邪,你把道理讲清楚。
除非有一种例外:这种邪见已经非常严重,变成主流,而且影响到这个法门的修学了。比方说净土宗,你把净土宗的佛七带到一种追求感应神通,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看到佛陀,这就很严重了。念佛是一心不乱,感应道交是自然形成的。你一开始就要见佛陀,这种念佛你会出事的。这种思想已经严重影响整个净土法门,变得乌烟瘴气了,那菩萨必须要出来讲真话了:感应道交不是这样子的,感应道交是“众生心垢净”,然后才“菩萨影现中”,没有一个人是直接强求的,没有一个人是心外求法。就是,什么叫感应道交?你把你自己准备好了,佛陀自然会现前,你不必多心。就是说,如果你今天把感应道交改成追求感应神通,那我们作为菩萨,我们不讲话不行,这种情况是它已经形成主流了。如果这个邪见不是主流,你讲也没用,你就把正确方法讲清楚就好。所以我认为显正比破邪重要。
【265】久修菩萨如何修禅定?
壬三、杂问分七
前面的六度是次第,是针对一个初心菩萨。他修学必须要通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他有一定的次第。这个杂问,是针对久修菩萨。久修菩萨他没有什么次第了,他可能到一个程度以后,他会专攻一个法门,可能专攻禅定、专攻智慧、专攻持戒等等。我们看久修菩萨事修六度怎么回事。
癸一、问禅
又见菩萨 寂然宴默
天龙恭敬 不以为喜
又见菩萨 处林放光
济地狱苦 令入佛道
这里的禅定跟前面的禅定不一样。前面的禅定是针对初心菩萨的收摄身心,就是你这个菩萨不能一天到晚整天忙,你要有一段时间来修习禅定、修习智慧,来把身心收摄一下。这个地方是久修菩萨。这个禅定,他一带动的时候是有功德的。这里面讲到慈悲喜舍的功德。“又见菩萨,寂然宴默。”他在一种寂静的心中。这个“宴”就是安详地静坐,他入了一种寂静的心中。菩萨入禅定,跟外道入禅定不一样。菩萨是有大福德,他通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智慧,他大福德。他这个心一静下来的时候,天龙鬼神是知道的,对他恭敬、礼拜甚至于供养。菩萨对这种境界“不以为喜”,他不生欢喜,他保持平常心。就是这个禅定跟舍心——慈悲喜舍的舍心相应。
“又见菩萨,处林放光。”他在入禅定的时候放大光明,等于是显神通了。那么干什么呢?拔济地狱众生的痛苦,使令他们能够栽培善根、令入佛道。这个地方是禅定跟慈悲相应,就是慈悲喜舍的悲。这个地方,蕅益大师说,为什么这个菩萨要强调光明呢?因为有些众生有障碍,他必须要用这个光明来破除障碍,说是“遇光安乐,触者受益”。其实佛陀说法也经常放光明,有些人有障碍,用光明是最快地直接破除障碍。这种带有功德的禅定,我们一般的说法就不叫禅定,就叫三昧了。他那个心一寂静以后,会出现很多功德,慈悲喜舍,各式各样的作用,我们一般这种叫三昧。
【266】久修菩萨如何修精进?
癸二、问进
又见佛子 未尝睡眠
经行林中 勤求佛道
前面的精进,是说一个初心菩萨,强调一种点点滴滴的定课。那么这个老参,他为了要突破,他有一些固定的加行。又见菩萨,他在某一个时间必须要有一种加行。怎么回事呢?“未尝睡眠。”比方说般舟三昧,就是常行三昧,他九十天当中不坐不卧,在山林中经行,勤求佛道。他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?他不是修无益的苦行,他是为了要以这种功德来回向无上菩提。我们一般的精进,我们前面说过,必须在一种稳定的环境,调饮食、调睡眠、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正常!但是偶尔在一年当中做一两次的精进,参加个佛三、佛七,做一个激发,做一个突破,这个是有必要的。这是说老参。我们说,初学者需要的是安忍的力量,你要耐得住寂寞;老参他要有一种冲力,因为老参没有动力了,他要有一点冲力。有时候做一个冲劲,他会有所突破的。这个是精进。
【267】持菩萨戒的两种心态
癸三、问戒
又见具戒 威仪无缺
净如宝珠 以求佛道
“又见具戒”,这个“具戒”不是出家的具足戒,蕅益大师说这个是圆满的菩萨戒法,它从一个初心自利自受用的戒变成一种他受用的戒。这个菩萨戒法的受持有两个重点:第一个,“威仪无缺。”对前面的十波罗夷的重罪要严格持守,就算有违犯,马上忏悔;第二个,对于其他的微细戒要“净如宝珠”,对其他的就护持如宝珠一样。为什么呢?“以求佛道。”
古德说,前面的持戒是舍国出家,是难舍能舍。对初学来说是强调舍,通过舍心来成就持戒。这个地方是戒度圆满,是难持能持,重点在持守。菩萨戒的确不好持,因为菩萨戒的所缘境可不是誓断一切恶,它还誓修一切善,还誓度一切众生。菩萨戒等于是用佛陀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凡位菩萨。所以蕅益大师说:菩萨戒法,“唯佛一人持净戒,其余皆名污戒者。”那怎么办呢?它是这样的,我们持菩萨戒是两种心态:第一个是十重戒,这个是要严格持守的;其他的四十八轻戒,其实很多很多是做不到,特别是在誓度一切众生还有誓修一切善,这个很多做不到。那么我们的态度就是增上惭愧。增上惭愧就是说:我做不到,但是我尽心尽力去做,这第一个;第二个,我不断地自我反省、自我调整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所以菩萨戒的微细戒是论心不论境。
【268】菩萨戒最可怕的,就是你放弃努力!
你看菩萨戒的很多戒法,尤其是很高标准的,佛陀说,如果一个菩萨已经尽力在做了,但是他的烦恼一直调整不过来,这个菩萨是不犯戒的。因为你已经尽最大努力,你已经在改变当中了,这个是不犯的。所以“威仪无缺”是要严格持守;对于轻戒的话,它偏重在你的心态,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尽心尽力、决不放弃!其实菩萨戒最怕的就是:我做不到。那就完蛋了!你讲出“我做不到”这句话,那比什么轻罪都还严重,因为菩萨戒最怕你画地自限。你应该说我慢慢做。因为,“我慢慢做”表示我在随顺,“我做不到”表示你放弃了。菩萨戒最可怕的就是你放弃努力,这最可怕了。如果你现在对哪一个戒法,你的心态是“我做不到”,那我要提醒你,可能这个菩萨戒你要重受,你的戒体已经有点问题了。这个菩萨戒的“净如宝珠”,就是说,我尽心尽力,我决不放弃,我做多少算多少。是这种概念。这个是菩萨戒的一种精神。
【269】老参是怎么修忍辱的?
癸四、问忍
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
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
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
前面的忍辱偏重在个人的自修,这个地方的忍辱偏重在对外的弘化,就比较复杂了。我们看,菩萨从一种自利转成利他的时候,他的所缘境不一样。“又见佛子,住忍辱力”,他有一种忍辱的功德。他是怎么回事呢?“增上慢人,恶骂捶打。”其实会对菩萨产生障碍的,一般还不是恶人,是“增上慢人”,就是说未得谓得,或者少得谓多得。这种人,他本身没有真实功德,但是他自认为有真实功德,就是特别我慢、自以为是的这些人。他本身没有什么真实实力,但是他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。这种人在菩萨的弘化过程中,就很容易说三道四,“恶骂捶打”,以种种粗恶的言辞来谩骂菩萨,或者以种种的手段来捶打菩萨。那么菩萨应该怎么样?安忍不动。以这种安忍的功德来追求佛道。所以古德说,前面的忍辱偏重在自修的过程,在调伏内起、内在的妄想;这个地方的忍辱是对外弘化,逆缘不动。这个忍辱会更难,因为它来自外在的刺激。当然,这个很重要。
【270】忍辱的前提就是——你要学习包容!
这个对外的弘化,我觉得有两个重点。这个忍辱是有一些基础的。第一个,包容。我们一个菩萨要忍辱,你把标准要定出来。我们对自己的标准叫做高标准,就是“律己宜带秋气,处世宜带春风”。我们要用满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;但是你对别人,千万不要期待别人让你满意。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让你满意,你只要可以接受就好了。所以我们对别人是画底线,就是你不要踩到我底线就可以了。没有包容就谈不上忍辱。就是说,你如果把标准定得很高,你很难忍辱。很多弘化事业是要很多人合作的,你把标准定这么高,你什么事也办不成了。所以这个忍辱的前提就是,你要学习包容。面对自己,定一个高标准;面对别人,你只要把底线画出来。我做人处事有一定底线,你只要不踩我底线,我就可以接受了。这第一个,包容。
【271】你要学吃亏!
第二个,就是忏公师父说的:学吃亏。我们当然喜欢占便宜,我们希望付出少而收获多,每一个人都是这样。其实,这对自己是一个不利的思想。我们要让自己觉得说,我付出的多,但是我受益少。你知道为什么吗?你不学吃亏,你只是得到福报的受用。当一个人学吃亏以后,你知道有一个人会回报你。那个人是谁,你知道吗?真如本性。就是我们说的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身心清净方为道,退后原来是向前。”后面那句话太重要了,你一个人知道退后!你看插秧,插秧是怎么插,你知道吗?是往后插的,是退后。其实菩萨道就是在不断的让步当中增加你的功德力。其实我讲实在话,你什么都讲道理,你就别干菩萨道了。什么都讲道理,很多不合理的。当然,你可以用很多佛法来安住,比如说消业障,或者说是增长我的忍辱波罗蜜。总之,整个忍辱波罗蜜,跟你的包容心,跟你学吃亏的心态有关系。你能够有包容、学吃亏,其实忍辱就不难了,再加上一点智慧观照。就是,反正这个就是我一个历练的对象。
【272】净土宗人,到了晚年要做三件事
癸五、更问禅
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
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
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
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
这个禅定指的是老参菩萨最后晚年的收心。“又见菩萨,离诸戏笑。”菩萨,尤其净土宗人,到了晚年的时候要做三件事:第一个,离开一切的游戏。会让自己散乱放逸的境界,都要放弃;第二个,远离愚痴的眷属。这个人的思想就是追求五欲快乐的,你就不能跟他在一起了,因为两个人不同见,不同行;第三个,亲近智者。亲近有智慧的善知识、同参道友。干什么呢?“一心除乱,摄念山林”,好好专注在心中所修的法门,安住在寂静的处所,“亿千万岁,以求佛道”。所以我们讲,菩萨道是三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安忍的学习;第二个是以菩提心来历练,忏悔业障,积集资粮;最后一段也是回归到收尾,生命的收尾,这一段对净土宗更重要。最后的五年,你的收心收得好不好,就直接影响你往生的正念。
【273】为什么要供养三宝?
癸六、问施
或见菩萨 肴膳饮食
百种汤药 施佛及僧
名衣上服 价值千万
或无价衣 施佛及僧
千万亿种 栴檀宝舍
众妙卧具 施佛及僧
清净园林 华果茂盛
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
如是等施 种种微妙
欢喜无厌 求无上道
前面的布施是面对一般的凡夫众生,这边的布施是菩萨去供养三宝。供养三宝就比较讲究了,我们看他布施的情况。先看所施的物品,再看能施的心态。所施的物品有四段:“或见菩萨”,他以“肴膳饮食”——这个肴膳就是煮过的熟食,或者以种种的汤药,就是医药、医疗用品,来施佛及僧,供养三宝;或者以贵重的衣服,价值千万,或者是有难得稀有的衣物来供佛及僧;或者以千万亿种的栴檀宝舍,一种珍贵的栴檀木或者七宝所做的房舍,种种美好的卧具,施佛及僧;或者以清净的园林,这当中有很多的茂盛的花果,或者有很多的流泉浴池来施佛及僧。就有四种所缘境。那么他布施的心态呢?“如是等施”,种种殊胜的微妙的资具,他内心是欢喜,而且是无厌,来求无上道。
那么这个地方的重点,为什么菩萨要供养三宝呢?你看,我们初一十五要上供,就是跟三宝结缘。因为你未来的善根的启发,你要靠三宝。因为你一个凡位的菩萨,经过流转以后,基本上是有隔阴之迷的,必须有三宝的住世,才能够把你过去的善根启动起来,让你能够相续。如果你不跟三宝结缘,那就没有东西可以启发你了,你的善根就没办法启发了。所以,在古德解释里面,对三宝的布施,它强调一种增上意乐。这个地方有六种法:第一个是广大,就是所缘境广大。比方说我们讲到这个肴膳、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房舍等等,都要广大的所缘境,第一个;第二个,善好。这些东西要是一个美妙的殊胜的资具;第三个,欢喜。这个地方有欢喜、无厌;第四个,无厌,心中没有厌足,永远觉得不够;第五个,念恩,你心存感恩;第六个,清净,不求回报,安住菩提心。当然,你不求回报,那真如就回报你了,就这个概念。一个人无所得,其实你会得到更多的东西。这个是对三宝的布施。
【274】菩萨最后会归成就的是哪三种智慧?
癸七、问慧
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
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
或见菩萨 观诸法性
无有二相 犹如虚空
又见佛子 心无所着
以此妙慧 求无上道
古德说,这段经文是前面十五个问的最后总结。菩萨做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成就三种智慧:一个是后得智,一个是根本智,一个是加行智。第一个,后得智,就是菩萨的善巧。“或有菩萨,说寂灭法。”我们对于已经善根成熟的菩萨,就不是教他修人天乘了(造善成就安乐果报而已),要跟他讲到一种出世的解脱之法。那么出世的解脱之法,怎么办呢?种种方便的教诲,来度化广大的众生。“说寂灭法”,有两种寂灭法。我们前面也说过了,一个人放不下,有两种情况:有的人放不下子女,放不下家庭,结果他往生产生障碍。面对这样的众生,你怎么办呢?如果他放不下,这当中有很严重的贪爱,那你要下重药。要讲无常,无常故苦、苦即无我,就是带有苦谛的空性,就是灭色取空,断灭性的空。因为这个人他有贪爱,所以你要用苦谛来对治他。有些人他放不下,只是来自于责任感。他其实对子女没有贪爱,他是责任感而已。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直接讲缘起性空,就是“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;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”。人生就是因缘的开合,你其实得不到什么东西。人生只有过程,没有结果。他这种执着是来自于贪爱,还是来自于责任感,你先判断。所谓“种种教诏”,你要通过判断,然后再跟他讲寂灭法。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根本智。度化众生以后回到佛堂,我们怎么办呢?“或见菩萨,观诸法性,无有二相,犹如虚空。”我们自己修止观的时候,是“观诸法性,无有二相”。这个法性就是二空真如。其实,我们自己在空性跟缘起当中要抓到一个平衡点,性空不碍缘起、缘起不碍性空,它是没有对立的。就像虚空,它本身没有相状,但是它能够包容一切的相状。就是,菩萨对于真空跟妙有,你要想办法抓到平衡点,这是你的根本智。
第三个,加行智。“又见佛子,心无所着,以此妙慧,求无上道。”当我们走出佛堂、面对六度万行的时候,就是无所得。我们前面说过,其实你说权位的菩萨真的没有所得吗?未必。他是对人天果报无所得、对涅槃无所得。“我今发心,不为人天福报,二乘涅槃,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,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还是有所得。只是他这个“有所得”是追求佛道,所以我们也认为他是无所得,至少他不求人天果报、不求涅槃。也就是说,前面的权教菩萨是放弃了因缘果报的回馈——我布施,我不求因缘回馈我;我持戒,我也不求因缘给我尊贵的果报;我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他“以此妙慧,求无上道”,他是用功德来转换无上菩提,是这个概念。
整个菩萨道的修学,到最后收尾到三种智慧:后得智、根本智跟加行智。所以你看菩萨是这样子:他一开始是开出六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……他一个一个慢慢学;他六度走过以后,你看这个菩萨,越到晚年他的心是越往内收。其实,收到最后他得到什么?就得到一念的智慧。就这样子。一开始是“一心万行”,到晚年的时候,你看一个人到晚年他的心越来越单纯,“万行一心”,收归到智慧的观照。
【275】菩萨是如何供养佛陀舍利的?
辛六、问他土供养舍利
文殊师利 又有菩萨
佛灭度后 供养舍利
又见佛子 造诸塔庙
无数恒沙 严饰国界
宝塔高妙 五千由旬
纵广正等 二千由旬
一一塔庙 各千幢幡
珠交露幔 宝铃和鸣
诸天龙神 人及非人
香华伎乐 常以供养
文殊师利 诸佛子等
为供舍利 严饰塔庙
国界自然 殊特妙好
如天树王 其华开敷
前面的六度,是佛在世的时候怎么去教导初心菩萨修六度,还有老参菩萨怎么去修六度;现在是讲佛灭度以后到底发生什么事。“文殊师利!又有菩萨,佛灭度后,供养舍利。”菩萨有一件事情很重要,就是令三宝久住。当然,佛陀不在,就把佛陀的舍利子拿出来,用塔庙来供养。怎么供养呢?“又见佛子,造诸塔庙,无数恒沙,严饰国界。”你就盖出一些塔庙,把佛陀的舍利子放在塔庙里面。干什么呢?庄严国界。就是古德说的,用塔庙的庄严来庄严这个国界。那塔庙是多大呢?“高妙”,高度“五千由旬”;“纵广正等,二千由旬。”这个很重要。诸位!所有的塔庙乃至于你的佛堂设计,一定要注意左右的平衡。你左边放一盏灯,请你右边也要放一盏灯,它是纵广正等,否则就不好了。作为一个寺庙,你左青龙,右白虎,不一样大,住众就不平安了。就是这个佛堂,小至佛堂设计,大至一个道场,左右的平衡是很重要的。
“一一塔庙,各千幢幡。”每一个塔庙,有百千种的幢跟幡,还有很多的珠宝编织成的宝幔来装饰。塔庙的周围有宝铃,挂很多的宝铃,微风一吹动,很多和雅的音声。这个时候就会招感佛教的天龙八部、诸天鬼神、人非人等,他们就以香花伎乐来供养佛陀。这个地方就是说,你供养塔庙,第一个,你让你的国界庄严;第二个,你招感很多龙天护法。或者你家里面供养佛堂,有龙天护法来供养,你也能够风调雨顺,家宅平安。这两种功德。“文殊师利,诸佛子等,为供舍利,严饰塔庙”,使令这个国界就很自然地殊特庄严,“如天树王,其华开敷”。这个天树王,就是指的忉利天有一种树,叫做波利质多罗树。这个花一开的时候,整个忉利天就非常美妙。这比喻说,我们今天供养佛陀的舍利,供养佛陀佛像,会让你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国界庄严美妙,等等。
【276】为什么佛陀灭度以后,必须要创造一个假相来启发后人?
佛陀灭度以后,其实是有两件事要做。我们看,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,第一个就是经典的结集,第二个是舍利子的供养。佛陀灭度之前,佛陀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、目犍连尊者都往生了。排第三号的迦叶尊者,他老人家喜欢修苦行,就是在坟墓、山野间修行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,僧团赶快派人把他请回来,说佛陀灭度了,你赶快回来主持大局。迦叶尊者一回来以后,他讲一件事情,他请求所有阿罗汉不要灭度。因为佛陀灭度对阿罗汉的打击很大,他顿失依怙。阿罗汉,有很多之所以延续生命,就是因为佛陀在。就像佛陀说的,阿罗汉是把自己当做小象,依怙大象。那大象不在了,阿罗汉认为我住世无益了,很多阿罗汉选择要入灭。那么迦叶尊者就召开羯磨法说,请诸位阿罗汉慈悲,暂时不要灭度。我们有重要的事要做,要结集经典。所以就有小乘的结集,以迦叶尊者、阿难尊者为主。还有大乘的结集,文殊菩萨的结集。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,是舍利子的供养。不过迦叶尊者当时的指示是,把舍利子的供养交给居士,由国王、大臣、龙王去负责。这件事我们出家众别管,重点在经典的结集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因为要形成一个住持三宝。你看莲池大师的《竹窗随笔》。他说有一个将军,去莲池大师的云栖寺拜佛。这个将军是有大威德的,带了几个侍童官,到了大殿的时候,他不拜佛。看这个意思,这个将军是学过禅宗的。莲池大师说,你为什么不拜佛?他说,这是一个石头做的像,我们学佛要紧是内心的觉悟。莲池大师马上诃责他说,你没有外相,哪有觉悟呢?诸位!可能我们现在学佛很久了,请你回忆一下你当初是怎么学佛的?绝大部分都是唱一下<炉香赞>嘛,是不是?或者看到寺庙,或看到佛像。诸位!没有相状,没有文字,你没有通过经典的文字,没有佛像的庄严,就没有文字般若;你不可能生起观照般若;没有观照般若,就没有实相般若。所以,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灭度以后必须要创造一个假相来启发后人,就这个意思。就是盖塔庙、结集经典,让三宝流通后世。
末法时代没有佛陀了,没有圣人了。末法时代我们觉得很悲哀。但是,你别忘了,“末法”,好歹有一个“法”。你连末法都没有,那就是黑暗时代了。哪一天这个世界上看不到佛像了,看不到经典了,那你就知道怕了。末法时代,虽然没有三宝的功德,只有三宝的相状,但好过连三宝的相状都没有。你说,欸,就一个佛像,又不能说法。但也好过连佛像都没有,因为众生可以通过佛像来启发善根。所以,佛灭度以后的结集经典,创造塔庙,让三宝住世,这个动作是很重要。
【277】如果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,修所有的法门都是功德庄严
这个地方都是讲到权位的菩萨的修学,就是佛陀在没有讲《法华经》之前,施设方便,用六度的功德来引导菩萨。就是说,《法华经》当然就是单纯了,《法华经》是先入一念心性,先入那一道光明,从光明里面来修六度。但是,如果这个权教的菩萨一时半刻见不了光明,因为他没有学《法华经》,那没关系,你先到功德去,通过功德再回向光明。两阶段说,佛陀是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。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事?为了真实而施设方便,所以这个方便没有离开真实。就是说,佛陀在度化这些权教菩萨的时候,没有摆明地说其实是要把他带到光明。佛陀说我给你创造功德,其实他们是趋向光明了,就是即权而实,即实而权,就是权实不二。也就是说,佛陀没有摆明要让你回归心性;但是,我创造功德,那其实是让你回归心性!这样你们听懂吗?是这个意思。权也不离开实。只是到了《法华经》佛陀讲得更直白了:所有的涅槃寂静、所有的功德,都是一时的方便;你就是要安住一念心性,称性起修,这个叫做直趣佛道。就像净土宗一样,修什么法门都赶不上持名,因为它是直接的“即众生心,投大觉海”。净土宗的持名,就很像大乘佛法的《法华经》一样。就是说,你通过回向,那就间接了。如果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,修所有的法门都是功德庄严。
【278】光明跟无量的法门,这有什么关系?
当然,佛陀没有讲《法华经》之前,也只能这样子,通过六度的功德来安抚菩萨,然后再把这个功德回向无上菩提。所以,诸位!我们现在要慢慢体会两件事情:光明跟无量的法门,这个有什么关系?真实法跟方便法,光明创造法门,法门引导我们趋向光明。所以你要把一念心性跟万法的关系搞清:一心而创造万法,干什么呢?万法还是回归一心。如果你要有一点觉悟的话,你听到这就应该知道,虽然佛陀还在入定,你应该也听出一点消息了。佛陀为什么施设涅槃寂静?他目的是要你回到佛道的,佛陀可没有说让你得到涅槃。佛陀是“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”。佛陀也不是要菩萨成就布施的功德,那是因为,我告诉你回归一念心性,你没办法接受,那我先施设——哦,有个功德让你住。
所以,我们要知道,放光现瑞,光明是根本。这个瑞相,这些所谓的一切的佛法的施设,其实就是要我们趋向光明。当然,这个时候佛陀都还没有出定,到这里都是弥勒菩萨请问他所看到的事情。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弥勒菩萨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,他真的是把自己观想成权教菩萨。他所问的都不是问光明是怎么回事,他到目前为止所问的,都是光明所现的这些三乘的修学。但是,以下的文殊菩萨的回答就真的讲到光明了,他是扣着光明回答的。我们下一次就可以知道了。
回向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(未完)
法华经讲记01: 业力不处理修行就永远没办法上路。解决生死业障是第一个课题
法华经讲记02:成佛之道只有两条路:一是华严 一是法华;凡夫只能走法华经之道
法华经讲记03:你修法门没有太大意义,但你用什么道来引导这个法,这很关键
法华经讲记04:只要跟法华经结合,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成为妙法
法华经讲记05:我们什么波罗蜜还做不来,现在第一件事先把自己投生在佛陀的家族
法华经讲记06:不修一念心性当体即空,你就背负着无量过去永远活在过去
法华经讲记07:如果你还想要去追求外在的世界,那你还没有资格学法华经
法华经讲记08:临终要处在内观的状态才会往生,法华的内观会让你的佛号超越因缘
法华经讲记09:若你心中有遗憾总是觉得人生亏欠我,那你就会再来一次
法华经讲记10:你都不做内观,所有事修都修尽,还谈不上真实的功德
法华经讲记11:业力不能活动的前提是你的心不能动,这在净土宗很关键
法华经讲记12:众生都是自救,三宝都是助缘;佛不怕你有烦恼就怕你没有善根
法华经讲记13:你的成败前面五年大概决定了,看他前五年的表现定型了